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点点PT电子高教信息简报2025年第5期(总第196期)


吉林化工大学

高教信息简报

2025年第5期(总第196期)

教师发展中心(高教研究所)主办           20251022

     

【政策速递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

政策解读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答记者问

【动态扫视】

六大行动促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以国家平台带动教育数字化跃升

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亮相WAIC2025

【热点聚焦】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

【专家视点】

AI时代,教师要扮演好三大角色

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数智”含量


图文编辑:苏显春

审核较对:唐国坤

栏目策划:陈冬松

   : 杨  莹

   问:王立国

图片来源:网  

23CA2

政策速递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部署,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教育部于2025年7月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并对行动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保障做出相关部署。

具体详见:教育部网站,2025年7月2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507/t20250704_1196586.html

82BBE

政策解读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通知》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对《通知》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解读。

具体详见:教育部网站,20257月7日。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507/t20250707_1196786.html


22112

动态扫视

六大行动促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重点部署六大行动,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

一是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建立以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为引领、以培训研修为手段、以应用驱动和实践提升为特色的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路径。二是实施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加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转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实施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行动,统筹推进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研训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构建名师引领、协同提升的良好生态。四是实施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行动,全面加强教师发展数字资源建设,深化资源共享、优化服务供给,为教师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五是实施教师发展数字治理行动,推动教师发展服务管理全流程数字化,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师发展环境。六是实施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行动,深化与世界各国在教师发展方面的深度融合,强化在面对数字化、人工智能全球挑战中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构建命运共同体。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8日 第01版。

http://www.jyb.cn/rmtzgjyb/202507/t20250708_2111367618.html

AAABB

以国家平台带动教育数字化跃升

9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面深化应用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深圳召开。本次推进会,阐明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全面深化应用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进一步建强用好国家平台的方向路径,将有力带动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入实施。

推进会上,有关工作的清晰路径被勾画出来:不断加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与制度保障,推动教育数字化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依托国家平台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服务终身学习,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增强数字教育国际合作能力,使数字教育、智能教育成为中国品牌、中国名片。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报,2025年9月30日第02版。

https://edu.gmw.cn/2025-09/30/content_38321751.htm


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亮相WAIC2025

中新网上海7月27日电 (记者陈静)记者27日获悉,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正式发布,成为中国系统性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资源。据透露,今年秋季,这套教材将走进各试点学校,并将向全国大中小学课堂推广。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智能教育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方面介绍,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校方汇聚多学科专家力量,精准对接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征,构建从基础认知到复杂应用的AI知识体系,既融入最新技术实例,又注重科学性、前沿性与趣味性的融合,最终形成12册螺旋递进的内容体系,实现技术能力与人文思辨的深度结合。

具体详见:中国新闻网2025728日。

https://edu.gmw.cn/2025-07/28/content_38179258.htm


50ECB

热点聚焦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

8月18日-20日,以“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教育、科技、企业等领域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推动教育组织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智能技术成为引领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将教育数字化与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发展智慧教育,以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并呼吁各国发掘数字革命力量,推动教育变革,确保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惠及全民。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全方位重构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能力和发展模式。这一转变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身价值,在人机协同的新教学模式中找到“变”与“守”的平衡:既要拥抱技术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AI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又要坚守教育初心,发挥教师不可替代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引领作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将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作为新常态,引导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8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与国新文化、奥威亚等共同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论坛举办。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夏英元与来自国内外教育和科技领域的专家围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人机协同教学场景设计”“智能时代教育伦理”等议题展开研讨,分享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

具体详见:光明网,2025年8月26日。

https://jyj.gmw.cn/2025-08/26/content_38244417.htm

ACEE0

专家视点 

AI时代,教师要扮演好三大角色

AI(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它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助力教师完成备课、作业批改,为学生提供精准指导,生成海量学习资源,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AI在教育中的广泛和便捷使用,为广大教师教学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做好技术伦理的守护者做好高阶思维的引导者做好情感智慧的培育者

作者:冯建军(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报》2025年8月28日 第03版

http://www.jyb.cn/rmtzgjyb/202508/t20250828_2111383057.html


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数智”含量

派出机器狗作为特别嘉宾与学生们亲切互动,拉近学生与科技的距离;让学生们戴上虚拟现实设备沉浸式体验C919大飞机的制造过程,通过交互任务近距离观察大国重器的细节,深刻理解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在基于动态影像建模技术制作的影片中,带领学生领略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未来新样态,感悟国家发展的壮阔历程……上海交通大学精心打造的“数智思政课”,展现了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诸多可能,引发社会关注。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数字化已然是大势所趋。这对作为关键主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顺应发展,提升数字育人素养与能力。

数字素养多被视作一种技术性手段,而非核心素养。但随着数字化变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这种工具化的浅层理解已无法满足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加快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着力构建一个涵盖价值、思维方法与实践创新的素养体系。

作者:郭彦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具体详见:《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5日 10版

https://news.gmw.cn/2025-10/15/content_38342936.htm




下一条: 点点PT电子高教信息简报2025年第4期(总第195期)

关闭

电话:0432-62185120

地址:吉林省龙潭区承德街45号吉林化工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院部224

邮编:132022

技术支持:凌之风工作室

Baidu
taptap点点官网